
散文说课稿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,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。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文说课稿,欢迎大家分享。
散文说课稿 篇1一、说教材处理
《外国散文两篇》选自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,是自读课文,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"概括要点,提取精要"。我觉得这两篇外国散文情感丰富,文质精美,艺术性很强,适合引导学生精读、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单元教学要点,从"概括要点,提取精要"的层面上去让学生自读,是不能充分发挥这两篇美文的熏陶作用的因此,在处理教材时,我把本课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学,安排2课时完成。
二、说教学目标
本着"依据教材,又不拘泥于教材"的原则,我在备课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:
1、领悟"美"的内涵,体味文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哲理。
2、学习散文寓情于景和运用对比增强表达效果的写法。
3、初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。
其中,目标1属情感目标,目标2,3属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、我认为,制定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,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,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。
三、说教学方法
教学本课,我力图贯彻"四主三性"的教学思想,"四主"就是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能力为主线,创新为主旨;"三性"就是教学思想的开 ……此处隐藏24892个字……表达、表现对散文的理解。
3、体验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(难点)。
在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过程中,我把理解散文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。在设计过程中,我更多的去思考:怎样为孩子搭建一个“学习的支架”,让孩子在老师提问的引导下,一小步一小步的去理解内容:首先从散文中的角色入手——散文中有谁?让孩子对散文有一个粗略的印象。之后围绕“撑伞”这个主要脉络展开:谁为它们撑起伞?撑起一把什么伞?是怎么样撑伞?逐步递进的让孩子去理解散文的内容。
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,让孩子融入到散文的角色中去,去大胆的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表现撑伞的过程,加深对散文内容的理解。第一次的表达表现的过程中,通过师生的互动:喇叭花撑得真大,小蚂蚁躲在下面一点雨都没淋到。让孩子体验到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。同时激发孩子表达表现的积极性。第二次的表达表现过程,教师让孩子们生生互动,在撑伞和躲雨的过程中体验到“相互关爱”的美好情感。在充分的体验基础上,教师通过提问:鸡妈妈、喇叭花和大树妈妈为什么要连忙撑起伞?让孩子体会到散文中的“关爱之情”,在教师适当的总结提升过程中,突破活动的难点:体会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。
在孩子学习方式的选择上,考虑到刚升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,我在第一遍欣赏的时候,采用了“清声朗诵”,让孩子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倾听上。第二遍的欣赏中配上了《四季之春》的音乐,音乐中悠扬、舒缓而略带跳跃的氛围,能够很好的烘托出散文“童真的想象和浓浓的关爱”。在第二遍的欣赏中,我采用了传统的“图片板书”的方法,让孩子能够理清散文的“脉络”从而更好的去理解散文内容。第三遍的欣赏,结合了富有“动感”的多媒体课件,让孩子从视觉上更好的去感受“撑伞”的动作,从而为孩子接下来的表达表现做好伏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