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山中杂记》教学反思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,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,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,那么问题来了,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山中杂记》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分享。
《山中杂记》教学反思1最早读冰心的文章是在小学时学的《寄小读者》,她非常爱小孩,把小孩看做“最神圣的人”。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,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,她崇尚“爱的哲学”。
《山中杂记》这组散文是1923年,冰心在美留学期间所作,课本选编了其中的第十篇。文中主要描写了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,表现出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、尊重、平等、欣赏的情感态度,这正是她早期作品中所体现的博爱精神。
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爱。先让学生通读全文,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小动物?学生总结出:马、小狗、小猫、小鸟、小虫等动物。再让学生依据作者所描写的内容,给文章划分段落,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?学生划分完后,一目了然的认识到描写小鸟的部分用的段落最多,其它的均为略写。让学生在小组内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小动物,看看作者在这些小动物身上找到了那些乐趣,从哪些词句能看出作者喜欢他们。学生自学讨论完后,继续采用小组比拼的形式,谈自己的体会感悟。
其实文章看似内容比较散乱,但围绕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。因此在学生在学习时,思路相对也就比较清晰,教学中也没有遇到较难处理的问题。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“为了使动 ……此处隐藏3943个字……的乐趣。考虑:作不为什么能从各种动物身上感受到那么多的乐趣?
(尊重、关心、欣赏动物,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动物)
4、体会好的句子,积累。
5、朗读课文。
6、谈感受。
四、小结:内容和方法。
五、作业:预习下一课。
《山中杂记》教学反思9《山中杂记》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。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的生活情景,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,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、尊重和欣赏。在教学中,我做到了以下几点:
1、注重朗读感悟。本文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,要想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,只凭老师的讲解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。因此,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落在读、悟上,使学生读中学,学中悟,悟中思,读出作者的乐趣,体会作者博爱的思想,感受作者写作的语言特点。
2、抓住重点教学。这篇课文思路清晰,描写对象具体,先写马,再写小狗,然后写小猫,最后重点写了小鸟。在这些动物中,作者详细介绍了小鸟,尤其对小鸟一家相亲相爱情景的描写生动感人。我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朗读体会,理解冰心爱家人,也爱动物,能将心比心,通过学习,让学生感知作者博爱的思想。
3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观察小动物,养小动物的经历,体会作者与动物在一起的乐趣,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,从而体会作者博爱的思想。
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,如:在让学生联系实际时,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,让更多的学生谈自己的感受。通过这节课的教学,使我明白,只有多站在孩子的角度,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,这样,孩子的灵性才能得以迸发,个性才能得到发展。